杭州市中山北路玉玲瓏附近人行道兩側(cè),這段時間多了幾棵桂花樹,樹木兩三米高,和車行道上的梧桐相比,顯得有些弱小,但卻是杭州的首次嘗試——中山路保護更新后,桂花樹將首次作為行道樹,出現(xiàn)在大馬路上。
聞著一路桂香,徜徉在古色古香的中山路上,今年國慶,杭州市民就可以享受到這一待遇了。
100多棵桂花樹將在秋天帶來一路桂香。
其實在桂花樹旁,還種著兩棵紅楓。這是建設(shè)方城基公司做的試驗,現(xiàn)在兩種樹長勢差不多,考慮到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最終還是選定了桂花樹作為人行道樹種。
城基公司說,最快4月底,桂花樹就要大批量種植在中山北 路兩側(cè)人行道上了。這次主要是種在平海路—鳳起路路段,這一路段的人行道路幅比較寬。
現(xiàn)在在人行道兩側(cè),已經(jīng)挖了100多個一米見方的樹坑,就等著樹苗招投標后到位了。
整治更新后的中山路重視行人和非機動車的路權(quán),所以在路幅較寬處都設(shè)了機非綠化隔離帶。像鳳起路至體育場路的中山路人行道上,七八十株銀杏已經(jīng)全部種好了,而中山南路一帶,會查漏補缺增加一些梧桐樹,作為行道樹種。中山中路上,步行街的這一段路(鼓樓至西湖大道),兩側(cè)行道樹以香樟為主,非步行街一帶,因為老梧桐樹的長勢都不錯,還是保留梧桐樹為主。
桂花樹適不適合當行道樹
個頭是第一講究
這是桂花樹在杭州首次當作行道樹出現(xiàn),而且也僅僅出現(xiàn)在這一路段。桂花樹以前從未做過杭州的行道樹,很大原因在于它的個頭。
市植物園的專家胡中說,行道樹的要求一般是樹干端直,冠大蔭濃,同時必須具備一定的枝下高度,方便車輛和行人在其下通行。同時,最好能耐水濕、耐干旱,耐煙塵、抗污染,能適應(yīng)粗放管理要求,移栽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
桂花樹是叢生植物,分枝比較低,不像法國梧桐、銀杏、無患子這么高大,因此作為行道樹,在杭州以前是從未用過的。不過,桂花樹在桂林等地用的倒比較多,因為氣候關(guān)系,那邊的桂花樹更高大一些。
城基公司說,這次作為行道樹的桂花樹,也只是安排在人行道上,這一路段的車行道還是以梧桐樹為主。人行道對樹種高度的要求沒有車行道那么嚴格,不過,他們在招投標中也會注明,桂花樹的單桿高度必須在1.8米以上,個頭高低將起決定性作用。
遮蔭不再是唯一要求
杭州行道樹種越來越豐富
桂花樹作為行道樹能在中山路上出現(xiàn),還有一個原因是,平海路—鳳起路段的高層樓房比較多,遮蔭不再是行道樹的唯一要求。
杭州市園文局綠化處的樊麗娟說,杭州的行道樹種比以前是大大豐富了。以前街頭巷尾,多數(shù)是法國梧桐,長勢好,適應(yīng)性強,遮蔭效果好,現(xiàn)在隨著道路的不斷整治,香樟、銀杏、無患子等樹種也加入到行道樹的行列中來了,像機場路就是一路香樟大道,視覺景觀效果非常好。
梧桐、香樟、桂花等樹種,作為行道樹,各有利弊。比如香樟,冬天還很茂盛,有市民就反映它不透陽光,不夠暖和。而桂花樹,雖然個頭不高,但容易栽種,四季常綠,花期一般在每年9—10月份,香氣宜人,這個時候,大多數(shù)行道樹上已經(jīng)看不到花了。除了這些,有專家表示,桂花樹還有個最大的效用——吸收汽車尾氣,據(jù)說桂花樹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硫、氟化氫,前者是汽車尾氣中主要有害成分,后者多見于工礦企業(yè)的排放物。
現(xiàn)在,遮蔭已經(jīng)不再成為行道樹種的唯一要求了,行道樹種得以豐富,對于整個杭州生態(tài)環(huán)境來說也是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