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file/201762694948821.jpg) (一) 采種 天然樟子松林 15-20 年左右開始結實,豐年間隔期 3-4 年,其中有的個別年出現小年。春秋兩季均可采種,秋季在 9 月中、下旬至 11 月上、中旬,春季 3 月上旬到 4 月中、下旬。結實中等年份,一般每株母樹可采球果 8 斤左右,每人每日可采球果 50-80 斤,每斤 40-50 個球果,一個球果中含種子 25-40 粒。但因樹齡不同結果量和球果內種粒多少也有差異。 因球果堅硬,不易開裂,種子調制較困難。露天涼曬雖簡便易行,但脫粒時間過長,最好采用室內烘干法,將選凈的球果放入分層木架的種盤上(或簾子上),在室內加溫烘干,室內溫度要保持在 45 -50 ℃ (以上層為準),不宜超過 50 ℃ 以上,經過 3-4 天, 60% 以上的球果開裂,用手搖凈種器或敲打振落脫粒。如球果開裂不完全,可放入 40 -50 ℃ 的溫水中浸泡 5-10 分鐘,浸透撈出再烘干,經 2-3 天,球果可大部分開裂脫粒。干燥過程中要注意勤翻動球果(每天 5-6 次)經常檢查室溫,注意通風換氣。一般球果出種率為 1-2% ,經過動翅篩選,種子純度可達 90% 以上。
(二) 育苗 1 、育苗地的選擇 : 選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質比較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如有條件,最好選擇前茬是松、柞育苗地,因為這種圃地含有大量對松苗和生長有益的菌類,能促進幼苗的發(fā)育和增強抗性。但不宜在一塊地連續(xù)多年播種,否則因播種地澆水次數,土壤板結,苗木生長不良,一般宜 1 年與 2 年生松苗相互輪作。如果在沙性較大的土地上育苗最好多施一些河泥等有機肥料,以改良土壤,增強土壤吸水保肥能力,促進苗木根系發(fā)育和地上部分的生長。 2 、施肥: 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質,育苗地應施足底肥,以保證苗木生長有足夠的營養(yǎng),底肥要用經過充分發(fā)酵的廄肥或堆肥,每畝施 2-3 萬斤。施肥方法,在作床前將肥料均勻的撒在育苗地上,然后用梨或人工進行攪拌使肥料均勻的混合在耕作層土壤中。 3 、種子處理 : 為促使播種后種子迅速發(fā)芽,出苗整齊,增強苗木抗性,在播種前,種子應進行催芽。其方法有以下幾種方法: ( 1 )雪埋 在 1-3 月間選擇背陰處,降雪后把雪收集起來,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坑中或地面上,厚度 30 -50 厘米 ,然后將種子用 3 倍雪拌勻盛入麻袋或木箱等容器中,置于雪上,再用雪將上部及四周蓋嚴。為防止早春雪溶化,在雪上覆 40 -50 厘米 的雜草。播種前 3-5 天將種子由雪中取出,置于向陽處(或用清水化雪),待雪化凈后,用 0.5% 的高錳酸鉀消毒 2 小時,撈出后稍陰干既可播種。亦可將種子置于溫暖處進行短期催芽,當有 50% 的種子裂口時,即可播種,發(fā)芽率達 70.1% 。如冬季無雪亦可將種子混入碎冰中(冰越小越好)進行埋藏。 ( 2 )混沙埋藏 播種前 10-20 天,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地方挖埋藏坑,坑深寬各 50 厘米 ,長度依種子數量而定。在坑底鋪上席子,然后將消毒的種子混兩倍的濕沙放入坑內,夜間用草簾蓋上,以保持溫度,白天將草簾掀起,上下翻動,并適量澆水,經 15-20 天大部分種子即裂嘴,就可將種子由沙子中篩出進行播種,發(fā)芽率達 62.5% . 如不能及時播種時,則應停止翻動,并加覆蓋物或移于陰涼處,降低溫度,控制發(fā)芽。 。 3 )溫水浸種 播種 5-7 天,先將種子消毒后,再用 40 -60 ℃ 水浸種一晝夜,撈出后放在室內溫暖處,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 到種子有 50% 裂口時播種,發(fā)芽率達 34.5% 。 ( 4 )作床 一般采用高床作業(yè),床高 10 -15 厘米 ,小步道寬 50 厘米 ,床面 1 米 ,長 10 米 。作床時可先作下床,充分灌足底水,待水滲下后,再將步道土翻到床上摟平壓實,并保持床面平坦,以免遭雨或澆水時,種子幼苗被沖淤,影響種子發(fā)芽和幼苗生長 。 。 5 )播期 適期播種對促進種子發(fā)芽,保證苗齊苗壯,增強幼苗抗病能力是很重要。根據幾年來各地不同播種時期試驗證明,平均地表溫度達 8 -9 ℃ 以上時即可播種,一般在四月中、下旬,大興安嶺林區(qū)適期為五月中旬。( 1 )播種前苗床表土要保持適度溫潤,如干燥應少量澆水,待床面稍陰干時,用耙將床上面摟起 0.5 -1 厘米 深的麻面,然后用播種機或手推播種滾,橫床條播,播幅寬 3 -4 厘米 ,行距 8 -10 厘米 ,播后及時鎮(zhèn)壓,以防芽干,覆土約 0.5 厘米 ,不宜過厚,否則幼苗出土困難。( 2 )樟子松種源少,種子珍貴,要節(jié)約合理用種。通常每畝播 8-10 斤。 ( 6 )播種地的管理 加強播種后的管理是提高出苗率和幼苗生長的關鍵。( 1 )風沙嚴重的地區(qū),如育苗地無防護林或防護林稀疏,則必須在播種區(qū)四周及中間設置防沙障,防沙打幼苗。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季風已停,苗徑已木質化,即可分期分段分段撤除風障。( 2 )為防止覆土被風吹失,調節(jié)地面溫濕度,播種后宜在床面覆一層稻草(或麥草),厚度以不見土為限(每平方米約需草 1.5-2 斤)。當幼苗出土 50% 時,把草撤除一部分,全部苗齊后,將覆草全部撤除,撤草時不要損傷苗木。為防止?jié)菜蚪涤陼r沖刷表土,調節(jié)床面溫濕度以防止土壤表層板結,可保留行間稻草,直到秋后。 (3) 樟子松幼苗頂殼出土易遭島類啄食,為防止鳥害,應設專人看護到種殼全部脫落為止。 ( 7 )苗期管理 在苗木生長期中應著重水肥管理,方能促進幼苗健壯生長,增強抗性,達到豐產。 1 ) 據 1971 年對樟子松 1-2 年生苗在生長期的水分測定結果可知,一年生苗莖部含水率 70-80% , 2 年生苗莖部含水率 60-70% 。因此,在幼苗生長期中必須供給足夠水分,苗木才能健壯的生長。但澆水要根據苗木生長情況適期適量。 種子發(fā)芽期,從播種到幼苗出齊前,表土必須保持濕潤(含水率 6% 左右)防止芽干,造成缺苗斷壟。澆水量不易過大。由于夜間空氣濕度較大,上午表土尚能保持一定濕潤每天澆水應于午后進行。如果大風天或氣溫高蒸發(fā)量大時,表土易干燥,午前也需要澆水。出苗后到 6 月末易罹立枯病,由于苗莖細嫩,土表溫差較大,又易遭受日灼 。因此,澆水宜少量多次,以調節(jié)床面溫度、濕度,減少立枯病的發(fā)生及日灼危害,每次澆水每平方米 5-7 市斤。一般在上午 10-12 時進行。 1 年生松苗, 7-8 月間為高生長旺盛時期,且根系已伸展,更由于氣溫高,苗木蒸騰量大,因此,必須供給充足的水分,每隔 2-3 日澆一次透水。到 8 月中、下旬后為促進苗木木質化,利于越冬,除天氣特別干旱,可每隔十余日澆水一次,一般不進行澆水。在掘苗前 5-7 日澆一次透水,促使土壤疏松,掘苗時保持根系完整。 2 ) 苗木生長旺盛期應及時施肥,保證苗木有足夠的養(yǎng)分,一般從 6 月中、下旬開始,每平方米施硫銨 5 -10 克 ,以后每隔 10 日左右追肥一次,數量可根據苗木生長情況酌情增加,但最多 1 平方米一次不得超過 25 克 ,到 8 月中旬停止追肥,一般每平米施肥 100 -150 克 。追肥時應先澆清水濕潤苗葉,然后將稀釋的肥料水澆于苗床上,后再用清水沖洗苗木 。 3 ) 施用除草醚消滅雜草是最經濟有效的除草方法。即在播種時把除草醚混拌在覆土中,每平方米土中拌除草醚 2 克 。出齊苗后把除草醚拌上沙土撒到苗床上,然后澆水,一般情況下年施藥 2 次,基本上可以控制雜草。為促進苗木根系發(fā)育,于 7-8 月間,每隔 10-15 天松土 1 次,深 2-3 厘米。 4 ) 樟子松幼苗適宜群生,如播種量掌握適當,播種均勻,就不必間苗,但有時由于下種不勻,出苗密度不均,為調整留苗密度,可于 7 月間剔除幼小細弱苗木,以每平米留苗 600-700 株較為合適。 。 8 ) 2 年生苗木的培育 培育 2 年生苗木的方法有:移植、截根留植、苗床等方法。從根系發(fā)育來看,以移植苗為最好,截根留植次之,留床苗最差。移植苗根系發(fā)達,冠根比值小,根系多集中于土壤表層,掘苗時根系損傷較小,有利于幼苗成活。頂芽再次生長現象少,由于苗木分布均勻,光照充足木質化健全,無被壓苗;留床苗從外觀看健壯根莖粗大,尤其主根更為發(fā)達,長可達 2 米 多,但側根纖細而少,掘苗時主根損傷過多,影響造林成活率。頂芽再次生長現象較多。換床以春季移植為最好,在 4 月上旬土壤解凍 30 -40 厘米 時即可開始。床作的順行栽 8 行(指床面寬 1 米 ),株距 4 厘米 ,行距 12 厘米 。壟作的,在壟面上栽 2 行苗。株距 4 厘米 ,行距 16 -20 厘米 。栽苗前土壤充分灌足底水,等水滲下后即栽苗,栽苗深度,以將葉不埋入土中為宜。在栽苗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好苗木根系不受風吹日曬。植苗后及時把壟面(或床)及壟側踏實,最好在栽苗后澆一次水,有利于成活 。 為促使移植苗的上層根系發(fā)育,圃地應保持適度濕潤,植苗后每隔 10-15 天澆水一次,夏季勤松土,保持表層土壤濕度,并于 5-6 月間根據苗木生長情況 ,適量追肥 1-2 次。 。 9 )苗木的越冬保護 樟子松耐寒冷,但幼苗期間由于冬季干燥氣候的影響,苗木易失水分,導致生理干旱而枯死。因此,在冬季必須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幼苗才能安全越冬。試驗結果證明,冬季采取覆土防寒對幼苗安全過越冬效果好,苗木死亡率僅 3% ,而采用覆草越冬,苗木死亡率 100% 。覆土苗木減少了外界不良因子的影響,保持幼苗的水分平衡。同時從歷年冬季苗木死亡的規(guī)律來看,大量死亡不是在 1 年中氣溫最低的季節(jié),而是發(fā)生在氣溫變幅大,蒸發(fā)量也大的 3 月間,因 3 月下旬土壤正式開始解凍,有時白天氣溫可達 20 ℃ 左右以上,而夜間又可降到 -20 ℃ 左右,季風頻吹,空氣干燥,苗木水分大量損失,這時苗木根系尚未活動,不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而枯干。埋土時間和方法:在 11 月中旬左右,亦即將土壤凍結時,把步道的土掘起粉碎,覆于苗床上,厚度 15 -20 厘米 ,到翌春 4 月上旬化土層達 20 -30 厘米 時,分 2-3 次把土撤除,并及時灌水。 為了風化育苗地的土壤,消滅病蟲害以及減輕春季作業(yè)繁忙的局面,也可以秋季掘苗。掘苗后進行假植,根部用土埋實, 1 年生苗可捆成小把(每把 50-100 株)。到土地將凍時再把苗梢全部用土埋嚴,苗木即可安全越冬。但秋掘、假植的苗木,造林或移栽后緩苗遲幾天,但并不影響苗木成活及生長。
(三) 造林 1 、在流動沙丘及半固定沙丘植松 在流動沙丘和半固定沙地上栽植樟子松、油松等針葉樹種,關鍵問題在于:如何保護小松樹不受沙埋、沙割、沙打及風蝕危害。因此,在流動沙丘栽松,必須事先栽植固沙植物固定流沙,當流沙基本穩(wěn)定時,再進行樟子松造林。( 1 )流動沙丘植松:應空出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丘頂,以便削頂緩坡,在迎風坡下部帶狀栽胡枝子(或錦雞兒)用平鋪草或平鋪柳條保護。背風側應栽植耐沙壓的黃柳,丘頂部分應根據削平情況,向上逐步栽植固沙植物,一般經過 3-4 年后,沙面基本穩(wěn)定時,再行間栽植 2 年生樟子松。( 2 )平緩沙地:地勢較平緩流沙易于控制,在迎主風方向帶狀植差巴戈蒿或平鋪草壓沙栽植黃柳(胡枝子),固沙 2-3 年后地面基本穩(wěn)定即可栽植 2 年生樟子松或油松。( 3 )風蝕坑:地下水位 2 米 以上,較深的干涸風蝕坑,迎主風方向帶狀栽植胡枝子或錦雞兒;如地下水位 0.5 -2 米 的低濕風蝕坑,應帶狀栽植紫穗槐,經 2-3 年苗木叢生后,即可于行間栽植 2 年生樟子松苗。( 4 )半固定沙丘:一般多分布大片流沙的周圍和內部,面積不大而零散,流沙移動微弱,只要封禁起來,恢復植被或適當栽植胡枝子和鋪草保護,即可栽植 2 年生樟子松苗。 人工固沙地造林后的撫育管理工作,主要保證幼樹不被風蝕、沙埋和沙打。造林后風蝕沙埋地段,應及時采用平鋪草固沙方法保護,對沙埋幼樹嚴重的地方,應及時扒除浮沙,以免因沙埋過久而死亡。 2 、固定沙地植松 固定沙地雜草叢生,幼樹和雜草爭奪水分,因此,植松前要整地。由于土壤固結,雜草叢生,整地工作非常重要,為防風沙抽打的危害,以帶狀局部整地為好。春季在固定沙地上栽松,要在前一年的雨季( 6 、 7 月)或秋季進行整地,秋季栽植要在雨季前整地,翻耕后最好種植一季作物,抑制雜草繁生,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在平緩或起伏不大固定沙地上,窄帶狀整地,帶寬 60-100 厘米,并空留同等或稍寬的不翻耕草帶,做為保護帶,帶狀整地應橫對主風方向,或實行塊狀整地,塊的大小為 50 × 50 厘米。成活率 75-85% ,最高達 90% 以上。 3 、栽植方法 多年來在沙地植松實踐中,可推薦的方法有: 。 1 )小坑靠壁(垂直壁 )法 是沙地栽松最常用的方法,操作簡單,工效高,且可保證栽植質量。方法是小坑垂直之一壁 ,與挖坑人相對,坑深 35 -40 厘米 ,坑的上口寬 30 -35 厘米 ?拥讓 15 厘米 左右,將松苗扶正于垂直壁的側邊,挖坑人第二坑的土填入第一坑內填滿踏實,第二的填入第三坑,進行倒坑栽植,依此類推,每工組每日可栽苗木 1000-1200 株。 (2 )隙植樹法 用植樹鍬做成深 50-60 厘米,上口寬 10 厘米或更寬一些縫隙,將苗根全部放入縫隙中,輕輕抖動一下苗木,使苗根舒展,將苗木靠在縫隙之一壁,再在距第一縫隙 8-10 厘米處,插進植樹鍬,深度同第一縫隙,用力先往里搬,再用力往外推把苗根擠深,使下部苗根與土壤密接,最后把第二孔隙填實,再用腳將苗木周圍踏實。此法簡單易掌握,每工組每日可栽松苗 1300-1500 株。比一般栽植法提高工效 20-40% 。 (3) 明穴栽植法 用鍬挖成深 35-40 厘米,長寬 30 厘米之方形坑,將苗木扶立于坑中央,覆土踏實。 (4) 機械造林 國營遼寧省昌圖縣付家屯林場及國營彰武縣四堡子機械林場,在一般平緩或起伏不大的固定沙地上,利用植樹機械植松成活率可達 70-90% 。機械栽植松樹苗,栽的深,壓的實,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時株行距較標準,效率高,每臺機車(二臺植樹機)每日可栽松苗 100-120 畝。 (5) 簇植法 簇植法是在 50 × 50 厘米小塊地上,用植樹鍬呈梅花三角形栽植 3-5 株苗木,株間 25-30 厘米,每工組每日可栽苗 1600-1800 株。在貧瘠干旱的沙地上栽植樟子松苗木,適當實行深植比一般栽植可提高造林成活率 10-15% ,而且促進了幼樹的生長,深植措施已在生產當中廣泛應用,并獲得很好效果。在一般情況下二年生換床苗,應深植原地徑上 5-8 厘米為宜。 在沙地植松,春、雨、秋三個季節(jié)雖均可實施,但以春季造林成活率最高。 4 、栽植密度 造林密度直接影響著幼林林冠達到郁閉時間,林木的生產量以及木材的質量。為使栽植在貧瘠沙地上的幼林早日郁閉,因地制宜適當密植是合適的。行距宜大,株距宜小。行間大容易撫育管理,行間留一定寬度草帶,可減免幼樹風蝕的沙打之害,株距小可提高早郁閉,有利于幼樹生長。因此,造林密度每公頃為 3300-5000 株,規(guī)格 1 × 3 米 、 1 × 2 米 。簇植造林常采用 3 × 3 米 、 4 × 4 米 ,每簇 3 株者每公頃為 3333 株和 1750 株, 5 株者相應為 5555 株和 3125 株。上列大密度,栽后 8 年郁閉, 10-12 年生林木逐漸分化,此時應實行一次間伐,間伐強度 25-30% ,間隔期 5-6 年。 5 、造林后的管護 造林當年秋季,凡是成活率在 85% 以下的或幼株死亡不均勻地段,第二年須選擇壯苗或比原來幼樹稍大的苗木,按原來栽植的株行距補植。沙荒地區(qū)植松,栽后最初 1-2 年,除每年中耕除草 2-3 次外,冬季還應采取埋土越冬措施,以防幼樹被風沙抽打及動物(牲畜、野兔、野鼠)危害。
病蟲害防治
。ㄒ唬 松苗立枯病 此種病害發(fā)生在 1-2 年生幼苗上,也有發(fā)生在 3 年生大苗上的,但以一年生的發(fā)病率最高。病害癥狀隨著苗木生長時日增加而變化,一般表現出以下四種類型:爛芽型立枯病、猝倒型立枯病、莖葉腐爛型立枯病和根腐型立枯病。 引起幼苗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絲核菌、尖孢鐮刀菌。一般說來,土濕低溫時,絲核菌多、土壤干燥,氣溫高時,鐮刀菌多。幼苗被害后,經幾小時就發(fā)病,因而傳染很快。出苗后發(fā)病時用藥防治: 30% 蘇化 911 粉,每畝用藥量 0.75 公斤 作藥土,撒在苗床面上,或每畝用 30% 蘇化 911 乳油 720 毫升加水 250 -500 公斤 ,或新吉爾滅 1 : 5000 倍也行。每次施藥 10-30 分鐘后,噴清水一次,洗掉葉上藥液,免去藥害。
。ǘ 油松球果螟 在章古臺地區(qū), 1 年 1 代,每年 5 月,越冬幼蟲開始破網而出,多數首先進入雄花序,而后進入嫩梢和 2 年生球果。 藥劑防治:幼蟲轉移危害期間噴 40% 樂果乳油 400 倍液,或 50% 敵百乳油 100 倍液或 90% 晶體敵百蟲 300 倍的液體或 80% 敵敵畏乳油 1500 倍液或 20% 蔬果磷乳油 500 倍液。成蟲出現后,每隔 7 天噴 1 次 6% 可濕性六六六 200 倍液。此外,也可在蟲產卵期間施放赤眼蜂,每公頃放蜂 15 萬頭左右。
(三)松梢螟 在章古臺地區(qū), 1 年兩代,以不同齡期幼蟲在樹梢內蛀成蟲道越冬,少數幼蟲在樹干皮下越冬。防治方法同油松球果螟。
(四)松縱坑切梢小蠹蟲 樟子松、油松等皆受其害。主要危害松梢和健康樹干基部,而且病腐木、枯立木、風倒木和風折木則受害更甚。防治方法除保持林地衛(wèi)生外,噴六六六粉劑。
。ㄎ澹┞淙~松毛蟲 危害針葉,在章古臺地區(qū) 1 年發(fā)生 1 代,每年 4 月中旬前后開始危害。防治方法是搞好蟲情測報工作的同時,幼蟲食葉期噴松毛蟲桿菌,成蟲期設黑光燈誘殺。此外,每株成材樹綁毒繩也是防治松毛蟲的良好辦法!
。┒靵砹 植物病蟲害防治不能放松 冬季,園林植物病蟲的越冬場所相對固定、集中,是防治的關鍵時期。 冬季害蟲多以卵、幼蟲、繭、成蟲(介殼蟲)在土壤、枯枝落葉、雜草、樹皮、裂縫、芽腋、枝干等處越冬;病菌多以菌絲體、孢子在病殘體中、土壤中越冬。如葉蟬將卵產在桂花、陰香、香樟樹枝條上越冬(產卵處有白色的物質),該處以上的枝條枯死;小葉榕木虱以若蟲、卵在葉腋處越冬。要及時清除這些越冬病蟲體和清潔越冬場所! 宄葜β淙~、雜草;剪除病蟲枝、重疊枝,這可直接消滅大量越冬害蟲和病原,改善植物通風透光條件,增強來年樹勢;人工摘除蟲繭、卵塊、蟲苞、刮除越冬蚧蟲;翻耕土壤抗曬以減少土壤中越冬病蟲;同時抓緊蛀干害蟲的防治! 诼淙~后至土壤封凍前進行(12月)樹干涂白,這不僅可以殺死在樹干上越冬的病蟲,還可有效地減輕凍害。涂白材料為生石灰、硫磺(或石硫合劑)、水、鹽;涂白高度為1.1米。 冬季還要注意防凍。凍害是由于氣溫的急驟下降致使植物原生質膜上出現透性較大的非脂類空隙,細胞內物質的滲漏而引起細胞死亡?杉羧コ醵榘l(fā)的嫩枝以促進枝條的木質化及營養(yǎng)的積累,提高抗寒能力;停止對樹木施入氮肥,可適當施些磷、鉀肥;噴施抗凍劑,以增強植物的抗凍能力,減少低溫下原生質內形成凍晶體對膜系統的機械傷害;根頸培土可防止根頸和樹根凍傷,同時也能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fā);對不抗寒的名貴樹種,還可以在樹木的上風方向架設風障。 |